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,随着数据规模急剧扩大和运算能力快速提升,算法推荐服务作为个人、企业和政府定位新坐标,把握新动向以及选择新目标的基础工具,日益渗入社会各领域。为了使算法能健康发展,我国于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,此文件的出台将严厉打击算法违法违规行为,督促整改算法不合理应用带来的“信息茧房”“算法歧视”“大数据杀熟”等影响网民生产生活的问题。 《规定》的出台对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意义非凡。算法推荐服务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,流量造假、电商平台强制“二选一”、诱导沉迷等算法黑箱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严峻挑战,迫切需要对算法推荐服务的顶层设计进行立法规制,确立公平、透明、非歧视的算法开发和运用的价值观取向,依法规制算法推荐服务行为,全面助力企业重塑算法合规体系建设,促进算法相关行业规范有序发展迫在眉睫。 诚然,在海量的信息流中,算法推荐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匹配效率,其推荐的本质是一种信息“喂养”。刷微博时,多点几条娱乐新闻,新弹出的内容全是娱乐八卦;看视频时,多看了几个奇闻趣事,平台推送的视频几乎都成了乡野奇谈。这种“你多看什么我多推什么”的逻辑,以“主动选择”为由,看似无懈可击,实则是用冷酷的技术理性,否认信息多元。用户沉浸其间,所见所得都是单向度反馈,长此以往,舆论场的裂隙无法弥合,社会共识更难以达成。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,内容不再单调稀缺。许多企业,媒体人为了抢夺有限的注意力资源,算法推荐技术成为许多商业媒体平台的“法宝”。它的内在逻辑并不复杂:通过抓取用户的日常使用数据,分析其行为、习惯和喜好,进而有的放矢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娱乐资讯。数据分析量越大,用户画像越精细,信息“投喂”也就越精准。 现在大数据杀熟的例子数不胜数,看似是在薅羊毛,赚一点便宜,反而会被坑得不知不觉。前段时间某某爆出美团外卖因为买了会员拥有其优惠卷,可以便宜一些,然而配送费却高出两倍。此类种种现象数不胜数,虚假的营销模式是在欺骗消费者,这样的行为应该严厉打击。 《规定》的出台有效的解决了以上种种问题,有利于互联网的持续健康发展,这也是对互联网制度的完善,共建文明和谐的网络世界。 作者/甄文静 |
(徐淮网 李静 张婷)6月1日,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全体教师和2021、2022[详细]
(徐淮网 马清彦 张婷)晴日暖风生麦气,绿荫幽草胜花时。相聚李可染艺术馆,隆重举行[详细]